这条路,中大管院的他们走了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

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99499www威尼斯

有这样一个研究机构

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

坚持研究、服务、发展自贸试验区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

作出了中大贡献

一起了解刚刚迎来十周岁生日的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十余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历经七次扩容达到22个,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实现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集成性的制度创新变革。十余年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从“苗圃”变“森林”,自贸区(港)研究也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深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0到1的突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因自贸试验区而生,在国内自贸区研究领域尚属空白之时,从无到有,从零起步,是全国最早开展自由贸易区(港)研究的机构之一。

 

研究院立足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以构建与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政策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集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于一体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国际化研究机构。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揭牌仪式

2015年1月22日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举行。

2015年1月31日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举办“广东自贸区建设与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主题的首届自贸区高端论坛。

2015年4月10日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为创始成员之一的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正式成立。

2016年4月22日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召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5-2016)》,暨“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成果发布会。

2017年9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智库。

2018年1月26日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被评选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调研基地。

 

研究院广纳贤才,汇聚了一批校内跨学科研究队伍,包括区域经济、财税金融、国际贸易、社会治理、政治法律、地理规划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集结了校外专家学者团队,聘请广东省内外各高校、政府机关、研究机构的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发挥学术特长。他们携手并肩,为自贸区的研究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正是这些精英的汇聚,让研究院在从0到1的道路上,有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开启了逐梦之旅。

 

从1到10的奋进:深耕细作,厚积薄发

十年间,研究院深耕自贸区(港)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对自贸区政策的解读与评估,到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引导,从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与应对,到对区域协同发展的谋划与推动,研究成果丰硕,为自贸区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助力自贸区在开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十载耕耘,硕果累累

 

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自2016年至今,坚持编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是国内首家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专项评估的报告,被中央有关部门调阅,获得国内主流媒体和各地自贸片区的关注。此报告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五大维度,对全国自贸试验(片)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考察,为下一阶段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方向。

 

符正平院长发布2023-2024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连续第9年出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进行深入解读,对每年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研究方法,针对自贸试验区研究领域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研判。其中,《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7-2018》获商务部2019年评选的“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自2019年以来,研究院每年组织业内专家,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五大领域,对全国自贸试验区的优秀案例进行评选,最终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五个领域评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更为多元地展现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连续第10年编印上报《自贸区决策参考》。自建院以来,研究院累计编印《自贸区决策参考》130期,多次获批示采用,为相关领域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多个连续”的背后,是团队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初心如磐研究院的系列成果就是在不断地为中国自贸试验区追寻榜样与标杆,希望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对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协同并进,合作共赢

 

 

研究院始终牢记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坚持有组织科研。十年来,研究院积极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港澳办、海关总署招标或交办的课题项目30余项,课题成果多次被省部级领导批示或有关部门采纳引用,科研成果的产出、转化和推广获得一致好评。

 

“独行快,众行远。”研究院积极与全国自贸试验区地方政府部门、高校等各方力量协同合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十年来,相继为天津、辽宁、重庆、山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自贸(片)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编印了80余期《自贸区研究报告》,形成了一批兼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调查研究。自建院以来,研究院已基本完成对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港)的实地考察。近三年来,团队前往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重庆、四川、山东、新疆自贸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调研,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基于调研资料,研究院立足广东、辐射全国,紧扣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热点、重点问题研究。

 

坚持提升自贸试验区研究领域话语权。作为“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的发起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协同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成立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联盟秘书处常设中山大学,与其他高校自贸试验区研究智库建立紧密联系,不断凝聚优秀学术研究力量。

 

坚持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迄今为止,研究院已经连续举办11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30余场专家圆桌会议和20余期自贸区高端讲坛,累计吸引约2500人次参会。如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已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研究者和实践者交流共享的最大平台之一。

 

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关键十年,研究院通过协同并进,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推动自贸区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从1到10的奋进意义,与自贸试验区一道书写了从1到10的辉煌篇章。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续写辉煌

十年风雨兼程,自贸区研究院从无到有,从一到十,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与汗水,亦满是收获与希望。站在建院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展望未来,研究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深化自贸区研究,加强中国特色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培养与充实研究院科研人才队伍,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高效响应地方政策咨询需求,为自贸试验区探索更高水平的开放路径、进一步实施提升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撑。